

中華小吃510

文/婧婧
在湖北宜昌街頭,有一種美食叫“涼蝦”,很多沒吃過的人,會誤以為是蝦做成的。其實不是。要知原委,請讀本文。
涼蝦,是湖北宜昌十分常見的特色小吃。它是用大米磨成漿后再煮熟,然后用漏勺漏入涼水盆中而成。由于米漿從漏勺中漏到涼水中的過程,像極了一只只頭大尾細的小河蝦在水中翻騰的樣子,而且這是涼吃的一種美食,所以得名為“涼蝦”。做好的涼蝦,澆上用紅糖水和其他甜食做成的湯汁兒,就是當地人盛夏消暑的一道甜品。
涼蝦
關于這種小吃的起源,還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。
相傳,在很久以前,湖北宜昌南津關一帶的長江邊,居住著一戶彭氏母子。有一年寒冬,彭母由于年老體弱,突然病倒了。病后的彭母好幾天沒胃口,突然有一天,她說很想吃河邊的小蝦。孝順的兒子聽后,便冒著嚴寒來到河邊準備給母親撈點蝦。不料,天寒地凍的深冬,河面早已結了厚厚的冰。
但是,為了母親能吃上點東西,快點好起來,他便想辦法在冰上鑿個窟窿,爭取釣點蝦。但是,冬天天冷,就連小河蝦也很少活動,他蹲在冰面上好久也沒有一丁點收獲。就這樣等著等著便睡著了。睡著后,他夢見了一位白胡子老者向他走來,并對他說,你不是要蝦嗎?我教你。回去把米磨成漿,然后倒入鍋中煮成稠米糊,然后將其用漏勺漏下去,下面用個涼水盆接住,最后,撈出用糖水拌上,你母親準會喜歡吃的。
熬好的米糊
后來,他就回去按此方法做好“小蝦”喂給母親喝下。后來,“小蝦”的制作方法在當地流傳開來,人們將其稱為“彭桂花涼蝦”或“孝子涼蝦”。一直流傳到現在,早已成為了當地的特色小吃。
在流傳的過程中,人們也在不斷地改良創新,使得“涼蝦”的口感更為滑糯清爽,柔軟清甜。現在,宜昌人多是用當地產的糯米磨成米漿,再把米漿放入鍋中邊攪拌邊讓其煮開。然后,備好一盆涼水,將煮好的米糊趁熱從漏勺中漏入涼水中。這時,“涼蝦”的制作便完成了。但是,“涼蝦”本身是沒什么味道的,要讓其吃著美味,還需做個料汁兒澆上才行。
糖水涼蝦
拌“涼蝦”的料汁兒通常分甜咸兩種。甜料汁兒是用熬過的紅糖水放涼,澆上兩勺,再依個人口味加入葡萄干、水果丁、干桂花、芝麻、花生碎等,將“涼蝦”拌勻了吃。這種吃法甘甜冰爽,入口有著“涼蝦”的滑嫩,花生碎的香脆,水果丁和糖水的甘甜,其口感非常的豐富。
涼蝦的咸吃法
另外一種是咸料汁兒,用陳醋、鹽、生抽、油潑辣子、蒜末、小米辣、香菜、香油等調成料汁兒,澆到“涼蝦”上,拌勻了吃。這種吃法,咸香爽口,酸辣開胃,口感勁道Q彈爽滑,也是當地的一種特色吃法。
(編輯 李平凡)
韩国三级观看完整视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