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中華簡史408
文 李貞子
隋大業十三年(公元617年)七月,李淵和長子建成、次子世民率3萬人馬,沿汾水河谷南下,到達霍邑(今山西霍縣)以北的賈胡堡時,適逢大雨,大軍不得不停了下來。
李淵盯著兒子,兩眼放光
"父親大人,最為重要的是一旦撤退,我軍士氣必然大落,即便能保全大軍,趕在李密前頭回兵西進,但要攻取長安,那是絕不可能的,剛才大哥撤走時您看到了,那是一種多么令人心寒的情景啊!"
李淵悚然動容,按住坐席,"騰"地站起身來,在大帳里來回急走,一籌莫展道:"但是,暴雨、軍糧、圍堵,怎么辦?"
李世民也跟著站起身來,跟在父親身后,邊走邊說:"雨再大,總有停的一天,七月禾谷已熟,霍邑貯糧尤多,宋老生雖然勇猛,不過只是一個武夫,有勇無謀。"
李淵停下來,回過頭,兩眼放光,盯著兒子,良久,又搖搖頭說:"裴寂說得有理,不但我們的眾將士的家人,你的繼母,建成和你的家室,都在太原,萬一……"
李淵回過頭,盯著兒子
"父親",李世民突然發問道:"前天議事時,假如我請您處斬裴寂,您會不會答應?"
"他一向忠心耿耿,為何殺他?"
"哼,他身為長史,聽到軍中流言,不但不設法消除,卻當著眾將士的面,信口胡言,攪亂軍心,這難道不該殺?太原城高池深,軍糧充足,又有四弟在那里嚴密防守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強敵,都可以堅守一年以上。況且,能進攻太原的,當前只有劉武周,而劉武周又是依仗突厥的勢力,您不是已派劉文靜去聯絡突厥人了嗎?假如我們許諾的好處,比劉武周的要多得多,突厥還會幫他嗎?"
李淵一拍李世民的肩膀,哈哈大笑
李淵還是不放心地說:"劉文靜一直沒消息來,不知事情辦得怎么樣了?"
李世民沒有直接回答李淵提出的問題,他說:"我們盡快攻下長安,號令天下,必定聲威大振,任何人想攻太原,都不得不顧忌長安的救應。退一步說,即便太原丟失,還有長安可做退路,并可作為收復太原的基地。若我們不取長安,妄圖攻取太原的人馬只會與日俱增,父親大人請三思啊"
李淵用力一拍李世民的肩膀,哈哈大笑,連連點頭夸獎道:"好小子,有見識!其實我也不甘心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撤退。只是一時拿不定主張。要不是你這么一哭,以及哭過之后的這么一番話,我還真的會誤了大事呢,好,好!"
好小子,有見識
李世民大喜,也笑著說:"都怪我前日心急,一時沒有把話說清楚……我馬上就去把大哥追回來!"
李世民飛身離去,驅馬疾馳到自己帳中,找到一名不常露面的親兵,在他耳邊說了些什么,只見那親兵連連點頭,并低聲回答道:"大都督,俺都記住了。"說完上馬向北飛奔而去。
兄弟倆相視一笑
一個時辰后,眾將士都聚集在大帳中,遠方傳來一陣陣戰馬嘶鳴的聲音,接著是馬蹄紛紛趟水的嘩嘩聲,聲音越來越近,終于,在一片喧鬧聲中,李建成大踏步跨進帳來,他顧不上理會眾將士的致敬,直沖到李淵跟前,大聲道:"大將軍,左軍都督李建成奉命回營!"頓時,大帳內外,歡聲震天。李建成繼續說道:"還有一事報告大將軍,我在途中碰到一名太原信使,正在帳外聽令。"
李淵道:"傳他進來。"
眾將士紛紛露出了緊張的神色,不約而同地望著帳門口。李建成暗中給李世民使了個眼色,兄弟倆相視一笑,這時候,信使已小心翼翼地走進來。
李建成暗中給李世民使了個眼色
他正是李世民打發出去的那個親兵,本來就不怎么引人注目,現在又換了身信使的衣服,大家就更看不出來了。
他向李淵報告:"李將軍(指李元吉,封鎮北將軍,此時留守太原。)連日來親自巡城,城上遍插旌旗,守軍將士不分晝夜布崗放哨,備有拋石無數,城外設三層拒馬鹿角,無一人敢于進犯,請大人盡管放心。"
眾將士已經在竊竊私語,個個面露笑容,李淵隨即命令道:"各位盡快回營,安撫你們的部下去吧"不一會兒,外面歡聲如雷。這時候,李世民指指那個"信使",對李建成做了個"殺"的手勢,建成會意。
(待續)
(編輯 黎平)
韩国三级观看完整视频

















